注意.png 注意: Medpedia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或学术建议,请知晓。

细菌的致病性

Medwiki讨论 | 贡献2015年7月19日 (日) 14:14的版本 (以“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增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质称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是细菌种的属性。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致病...”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增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质称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是细菌种的属性。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or pathogen)。

凡在通常条件下对人不致病、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例如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时)可致病的称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毒力(virulence):通常用以表示致病性的强弱程度。一般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来表示细菌或细菌毒素的毒力。

细菌所以能致病是由于:① 侵入机体并定位于某组织;② 适应机体生化环境进行繁殖,并向其他部位扩散;③ 抵抗机体的防御机能;④ 产生并释放毒素(bacterial toxins)引起损伤。通常把前三项统称为细菌的侵袭力(invasiveness),后者称为产毒性(toxigenicity)。

一、侵袭力

  1. 粘附因子与定植(adberence factors and colonization):细菌粘附因子主要包括:(1)菌毛;(2)细菌壁成分;(3)生化反应
  2. 繁殖和扩散(multiplication and spread):某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也有助于细菌及其产物的扩散。
  3. 对机体防御机制的抵抗力:细菌的荚膜、微荚膜或其类似结构,都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在宿主体内迅速繁殖,产生病变。

二、产毒性

(一)外毒素(exotoxin)

是G+细菌及某些G-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在细菌胞浆内合成后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出来。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大都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活性蛋白;B亚单位为结合蛋白。

外毒素的毒性极强,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引起特有的病理变化。外毒素的稳定性较差,易因加热等理化因素作用而破坏,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活性蛋白灭活而不影响结合蛋白部分的抗原性,此即类毒素。

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即抗毒素(antitoxin)。

按毒性作用可将细菌外毒素分为:(1)神经毒素;(2)细胞毒素;(3)肠毒素。

(二)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是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菌体崩解时释放出来。内毒素的毒性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活性都是由类脂A决定的。

内毒素性质比较稳定,耐热,60℃数小时不被破坏,需加热160℃2~4h,或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加热3h才灭活。

内毒素有多种性质不同的生物学活性:1.发热反应(fever),2.白细胞反应,3.低血压与休克(hypotension and shock),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5.对机体的保护性效应:小量内毒素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强免疫应答以及保护机体减轻放射性损伤的作用。

内毒素的检测称鲎试验是目前检测内毒素最敏感的方法。

三、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能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病原体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病原体本身毒力的强弱,入侵的数量,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机体所处的状态。一般情况下,细菌毒力愈强,引起感染所需的细菌数愈少。机体免疫力愈低,愈易发生感染。根据细菌的毒力强弱和数量多少以及机体抵抗力,感染可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两类。

(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当机体免疫力较强,入侵的细菌数量不多或毒力不强,虽然细菌能在体内生长繁殖,但宿主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即为隐性感染,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

(二)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或入侵的细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使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又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局部感染(local inefction):感染局限于一定部位。
  2. 全身感染(systemic or generalized infection):感染发生后细菌或其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各种临床表现:
    1. 毒血症(toxemia):细菌在局部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
    2. 菌血症(bacteremia):病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到达其他部位,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如伤寒的菌血症。
    3. 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
    4.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又播散至其他许多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病灶者。

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经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致病菌未被及时清除而继续存在于体内,与机体的免疫力形成相对的平衡状态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带菌者(carrier)。带有致病菌而无临床症状者称“健康带菌者”。带菌者经常或间歇地排出病原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检出带菌者并采取措施消除带菌状态,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体的正常菌群

常把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其中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一)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拮抗作用 机制:①改变pH;②占位性保护作用;③争夺营养,2.营养作用 Vitamin B,3.免疫作用,4.抑癌作用

(二)微生态失调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各种细菌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称为微生态失调(dysbiosis)。表现有如下几种:(1)异位寄生(abnormal habitation);(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也称自身感染(autogenic infection);(3)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三)条件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是泛指能引起条件感染的一类细菌,通常是正常菌群和非致病性细菌。在细菌中以G-杆菌为多,真菌中以念珠菌为最常见。

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又患其他感染性疾病者称为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m, or hospital infection)。医院内经常有各种病人聚集,既提供了传染源,又增加感染机会。